洞見(DJ00123987)——不一樣的觀點,不一樣的故事,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。點擊標題下藍字“洞見”關注,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、有意思的延伸閱讀。
兒子,昨天是寒假第一天,早上七點我叫你起來晨讀。
你賴在床上不起來,還不高興地說:
“好不容易放假了,天這么冷,你就不能讓我好好睡一會兒嗎?”
我好說歹說你才磨蹭著起來,敷衍著讀了一會兒書,就借著吃早餐的功夫放下學習,飯后又借著“消化”的理由看起了電視,一看就是一上午。
下午我斷掉WiFi才將你逼回書桌。
你嘆著氣說:“命苦啊,攤上一個這么狠心的媽!”
說實話,你辛苦了一個學期,媽媽也想讓你放松放松。
但你馬上就要“小升初”了,即將迎來求學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,媽媽想對你說:
你所謂的“命苦”,恰恰是幸福。
因為媽媽還能陪著你,督促著你。
就怕你將來長大了,媽媽不能再陪著你,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時,那才是真的苦。
所以媽媽給你寫了這封信,想跟你聊聊:
為什么放假,也不讓你睡懶覺?
兒子,你知道你的同桌航航昨天在干什么嗎?
他6點半就起床了,做數學卷子!
航航媽媽說,航航覺得這次期末考試,數學成績不理想,才92分,想趁著假期查漏補缺,爭取下學期考得更好。
媽媽聽到這里,既羨慕,又怕傷你自尊。
常言道:不怕同學是學霸,就怕學霸放暑假(寒假)。
媽媽無意將你和“別人家的孩子”作對比,只是替你著急。
你的期末成績:數學89分,語文82分。
比你優秀的人,比你還努力。
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?
媽媽曾經看過一個新聞,某知名企業在校招宣講會時公然宣布,只招聘985、211的學生,二本院校的學生連投遞簡歷的資格都沒有。
考研名師張雪峰則說:
“世界上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,但他們絕對不會去一般學校招聘。”
你覺得早起學習苦,那是因為你不了解競爭的殘酷。
像航航這樣成績好又努力上進的同學,顯然更容易考上好的中學、好的大學、將來擁有更好的未來。
顏真卿在《勸學》中說:
三更燈火五更雞,正是男兒讀書時。
趁你現在腦子靈活,趁你無俗務纏身,趁著這大好年華,趕緊起床讀書吧!
唯有光陰不可輕,唯有努力不可辜負。
唯有努力,你才能得到想要的人生。
媽媽看過這樣一組對比等式:
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一開始只是0.01的差距,但一年365天堅持下來,二者的差距就是數千倍了。每天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,其實早已經將你甩開太遠。
還記得上次來我們家做客的張阿姨嗎?她是媽媽的高中同學。
高一入學時,我倆成績差不多?筛呖紩r她考上北大,媽媽只考上普通本科。
高中三年我們最大的不同在于:她每天最早到校背單詞,晚上也睡得更晚做習題。
明明有著同樣的起跑線,僅僅因為習慣不同,此后的人生機遇卻是天壤之別。
大學畢業后,媽媽四處投簡歷、找工作,被無數單位拒絕了很多次,才進入現在這家公司。
這份工作媽媽干了十幾年,從基層做起,熬到現在才是一名普通主管。
人到中年,環顧四周,要么是比我更年輕的主管,要么是比我學歷更好的同仁,媽媽唯有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勉強跟上大家的節奏。
張阿姨呢?
因為上了更好的大學,跟名師學了更好的知識技能,跟更優秀的同學在一起擁有了更好的人脈,也因為更好的學習氛圍,早早就確定了人生方向。
大學還沒畢業,她就被某建筑集團錄取了,畢業后的福利待遇是媽媽到現在都不敢想的。
更重要的是,張阿姨這些年的眼界和見識,都和從前不可同日而語。
陶行知說:
“思想決定行動,行動養成習慣,習慣形成品質,品質決定命運!
兒子呀,今天你懶床半小時,明天你就敢放縱1小時。惡習一旦養成,就會形成強大的慣性,積習難改。
決定你走多遠的,不是你努力了多少次,而是這樣的努力你保持了多久。
正所謂:
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。
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;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!
媽媽不止一次遺憾,為什么當年不再努力一點點、再刻苦一點點。
看似一點點的區別,日積月累,其實早已是不同的人生。
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兒子,當我讓你早起讀書學習時,你總說:“現在已經放假了……”
媽媽想對你說,學習是一種生活常態,不因放假而放棄,不因開學而開始。
學習的苦,終將鋪成前進的路,帶你走向更光明的未來。
你還記得姥姥家那兩個堂舅嗎?
大舅舅愛學習,放學回家后先寫作業,寫完作業再溫習書本。
小舅舅從小受寵、貪玩、愛享受,每天放學后就跟小伙伴到野外玩,打麻雀、抓野兔、抓魚,不玩到天黑就不回家,作業也寫得馬馬虎虎。
每當大舅舅叫他回家寫作業時,他都說:“哎呀學習好枯燥呀!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玩?”
大舅舅每次都說:“等我寫完作業再說!
上中學時,村里流行打工,小舅舅見打工可以掙零花錢,有錢就能買衣服買零食,非常羨慕。而讀書無聊又沒錢花,就早早輟學去打工了。
他叫大舅舅一起打工,大舅舅卻說: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,就繼續學習了。
十幾年來,大舅舅相繼讀完初中、高中、大學,后來還讀了碩士,沒畢業就被一家外企錄用了,月薪五位數。
小舅舅的月薪也在漲,十幾年前幾百塊錢,除去衣食住行,勉強夠買煙。
十幾年后的今天,月薪幾千塊,除去全家開支,連包煙都不舍得買。
更別提每天在工地上風吹日曬,卻只能感嘆一句:“農民工苦啊……”
媽媽沒有任何歧視小舅舅的意思,只是想讓你知道:
小時候選擇吃苦還是享受,過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。
人們常說,別說讀書苦,那是你看世界的路。
到了我這個年紀才會明白,讀書學習才是最輕松的事。
你前半生吃學習的苦,后半輩子才不吃生活的苦。
兒子,千萬別在該吃苦的年紀,選擇安逸。
知乎上有個問題:有哪些瞬間,讓你非常后悔沒好好讀書?
有人回答說:
大概是查高考成績和填志愿的時候。
大概是看著985、211的朋友過著我想過的生活的時候吧。
大概是看著成績優異的學生講著自己光輝人生的時候吧。
你不是說將來要考清華大學嗎?
媽媽讓你看看清華大學一位姐姐的計劃表。
早晨6點起床,6點40開始學習,從晚上9點到凌晨1點,全都安排得滿滿當當,精確到分,幾乎全部用來學習,沒有享樂。這個姐姐叫馬冬晗,考上了清華大學后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自律,清華大學將她的計劃表放到“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”里,激勵后來的學弟學妹。
你看,姐姐考上名牌大學還這么刻苦,你還有什么理由睡懶覺呢?
很多優秀的人,并非優秀才刻苦,而是刻苦了才優秀。
楊絳先生曾經說過:
“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,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,百不稱心,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。好比香料,搗得愈碎,磨得愈細,香得愈濃烈!
這也正是媽媽想對你說的話。
別說學習苦,那是你明天更好走得路。
別說放假甜,少時的放縱,一生的艱難。
更別讓將來的你,討厭現在沒有努力的自己!
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家有小男孩
我們為您推薦一個優質的育兒平臺
男孩派(微信號:boy666dj)
每一個男孩,都是媽媽的軟肋,也是鎧甲。
養得好聰明又紳士,養不好費心又勞神。
關于養育男孩的干貨,這里都有;
關于養育男孩的苦甜,我們都懂。
家有男孩,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,
我們的故事,就開始了...
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
你若喜歡,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
登錄/注冊后可查看大圖